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教授大讲堂】系列之二 中国心带着高铁去追风

发布时间:2025-03-21      点击次数:

2025年3月20日,西南交通大学子弟小学教授讲堂继续开课。本次主讲嘉宾由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刘莹副教授承担。王利琨校长、王文彬书记及五年级全体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刘莹老师以“交大号”时空列车为线索,带领大家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追风之旅。

时光站台:昂扬的强国志

讲座现场,刘莹老师通过层层设问,让同学们了解了西南交通大学在轨道交通领域所作出的突出贡献,燃起了“交大少年”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同学们在现场分享寒假出行选择高铁的原因,让中国高铁的“快、稳、安全”的特点深深扎根在同学们的心中。

在讲座之前,刘老师通过前期的“小记者任务卡”调查,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让同学们知晓了父辈的出行方式,绿皮火车的“慢、乱、体验感不好”是三十多年前中国铁路的真实写照。强国之道,交通先行!同样对中国铁路落后面貌感同身受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翟婉明。刘老师通过讲述翟院士求学途中所遭遇的现实版“人在囧途”的情景以及他立志改变中国铁路落后面貌而不懈努力的事迹,让孩子们深刻地了解了交大的科学家们为了实现高铁从跟跑、并跑到领跑这一“逆袭”中前仆后继、孜孜以求、不断突破和创新的精神。


追风故事会:飞驰的中国心

“交大号”时空列车的车轮继续向前,中国高铁人本着“遇山开山,遇水架桥”的思路,攻坚克难,一路向前,这是一个艰难甚至充满辛酸的过程。刘莹老师通过分享高铁技术引进之初我们所经历的技术封锁、行业垄断的一个个生动故事,全面而生动地给大家重现了中国高铁发展之初的艰辛历程。这些真实而鲜活的例子,让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更进一步体会了“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的特质。

现在,中国高铁已经可以领跑世界了,那是不是我们可以躺在现有的成果上“睡大觉”了呢?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把讲座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中国高铁人从未停止奋斗的脚步,正在向“更快、更高、更好”发起冲击。刘莹老师把握住现场热烈的气氛,将“高温超导磁悬浮工程化样车”、“青藏铁路”、“舒适高铁”等故事和盘托出,让同学们在惊喜与惊叹之余,更增加了对祖国所取得的成就的认同感增添了作为“交大少年”的自豪感。

开往未来的列车:坚定的报国行

“中国速度”震惊世界,在新发展阶段也必将续写绚丽篇章。刘莹老师邀请同学们参与“未来高铁”的设计,在大家的奇思妙想中,仿佛看到了未来高铁设计师们的风采。讲座的最后,刘老师梳理了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中国高铁的发展成就,大力肯定了中国高铁人的付出和努力,她也指出:科技的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成为科技的主人,用它来创造更加美好、有意义的生活。刘老师最后提到了她的几点期许:希望今天的课程,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希望同学们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保持对探索的兴趣,多想想,多问问,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敢想敢做,争当勇于创造的小标兵。

讲座现场气氛活跃而有序。刘老师用一个个真实而鲜活的事例,富有感染力的话语,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参加本次活动的五年级同学们听得格外认真,讲座已经结束,同学们却还意犹未尽。在互动环节,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刘老师提出的问题,刘老师还贴心地为大家准备了小礼物呢。本次讲座,相信同学们不仅得到了礼物,也收获了满满的能量,更是一个个理想的启航。他们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讲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