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缅怀先烈欲断魂。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先烈们把生命献给了他们热爱的祖国和人民,只留下一个个平凡而又崇高的名字,一行行简短而厚重的事迹。昨日英雄浴血奋战,换来我们的幸福今天;昨日烈士的披荆斩棘,迎来了我们祖国的大好山河。4月4日,又是一年清明节,在这一年一度的日子里,让我们凭吊、缅怀我们的先烈,以表我们对他们的尊敬与爱戴!
西南交通大学子弟小学一年级二班开展了“在磨砺中缅怀先烈”的主题班会,班主任刘老师通过视频、照片资料向同学们宣传革命先烈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矢志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荣故事;介绍了烈士纪念碑的意义,那是一座座革命先烈舍生忘死、英勇斗争的丰碑,是一部部凝固的中国革命史,是一面面激励后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旗帜。这些建筑物,正因为留下了英雄奋斗的足迹,掩埋着先驱的骸骨,浸透着烈士的鲜血,才有了光耀千载的历史价值,才值得后人瞻仰、凭吊、怀念……让孩子们学习熟知,在道德实践中加深记忆和理解,激发同学们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深厚情感。

刘老师给孩子们解释“祭英烈”的含义
刘老师还倡议同学们利用清明小长假自发组织到成都市十二桥烈士墓凭吊先烈,并详细介绍了烈士墓的来历,“1949年12月7日成都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将关押在成都将军衙门内的30多位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和爱国青年学生,杀害于通惠门外十二桥附近。烈士中有共产党员杨伯凯、张大成、徐海东等,民主同盟和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于渊、方智炯、徐茂森及四川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学生余天觉和毛英才等。”


孩子们争先巩后的发表对英雄烈士的敬仰


观看少年英雄“小萝卜头”的视频
“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在主题班会的最后,西南交通大学子弟小学一年级二班的学生们齐声高唱着少先队队歌。“我要学习革命烈士们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我要努力学习,长大了也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会勇敢的站出来”。虽然在孩子们的脸上看到了孩童时代的天真和稚嫩,但相信这样缅怀革命烈士的活动让他们知道了更加要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孩子们向英烈行礼缅怀
清明时节,让我们走近英烈、铭记英烈,我们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好本领,弘扬革命精神,争取今后能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波澜壮阔的光辉历史涵养我们的民族精神,让烈士的鲜血和生命滋润国家文化软实力,让我们学习先烈的不屈与献身精神,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建设国家,振兴民族。清明拜祭,我们低头,用悲壮的情怀,默默为先烈们祈祷。
西南交通大学子弟小学一年级二班
2015年4月2日
西南交通大学子弟小学一年级二班
2015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