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爱国爱校 竢实扬华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小学二年级三班师生家长进行校史专题实践学习

发布时间:2018-11-01      点击次数:

2017年12月14日,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小学二年级三班(简称二三班)赴学校校史馆进行第五期“家长课堂”之校史专题实践学习。二年级三班班主任崔琳老师、部分学生家长、学生共30余人参加活动。校史馆讲解团指导教师张兆兴、卫丹妮和粟萌萌分别进行讲解。

校史馆门口的巨大的雕塑“根”吸引住二三班同学的目光。这个雕塑于2016年我校在唐山办学时校门口一棵枯死的古槐树制作而成,寓意我校的根在唐山。讲解员启发同学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根的哪里,从小培养对家乡的热爱。

同时,校门口的校庆石碑是1947年5月15日校庆日北平校友捐赠,纪念学校结束1937-1946年因日军侵华而历经唐山——湖南——贵州——四川——唐山颠沛流离办学的历程,学生们惊讶于校庆石历经70年风雨,从唐山校园搬迁到犀浦校园。

校史馆序厅,一辆东方红型内燃米轨机车穿过崇山峻岭迎面驶来,象征我校121年办学历程尽管历经坎坷仍一往直前。二三班同学们对于米轨机车产生浓厚的兴趣,讲解员解释说,1825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火车,1876年中国有了第一条运营铁路,而现在中国人自己研发和谐号机车、复兴号机车,其中我校师生、校友作出重大贡献,身为交大附小的同学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

二三班同学们先后参观了“榆关始创”、“唐山复校”、“成就斐然”、“烽火薪传”、“迎接曙光”、“砥砺前行”、“蓉城新篇”、“杰出校友”、地质厅等展厅。其中,同学们对“竢实扬华”匾额产生浓厚兴趣,讲解员解释:1916年中国内忧外患,一方面世界正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另一方面1915年12月至1916年3月袁世凯称帝,为取得日本支持,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1916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在北京举办全国专门以上学校(专门学校:按当时教育部规定,专门学校就是今天的“学院”,“大学”是三个或三个以上专门学校的总称。二者差别之处在于它的规模,而非就其水平而言。)学生成绩展览评比,参展的高等学校共71所,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我校)将1915届毕业生王节尧、1916届毕业生茅以升的考试试卷及论文送展,得94分,为最高分,名列第一。依据当时教育部拟定的奖励办法,90分以上者列为头等,给予优秀奖状,并且第一名由教育部发给匾额,因而时任教育总长范源濂先生亲自书写了“竢实扬华”匾额一方奖励唐山工业专门学校。“竢实扬华”一词从字面语义来看:“竢”为等待之意,“实”有“果实”、“坚实”、“真实”、“务实”等意,“扬”则有“高举”、“显扬”、“传播”、“称颂”等意,“华”首先指“中华”,同时也有“花”、“光彩”、“光华”等意。整个句子联起来可做多种理解:一是把“竢实”作为“等待果实成熟”理解,比喻大学的人才培养。“扬华”则指“扬我中华”或“振兴中华”,可以理解为“培养人才,扬我中华”或“培养人才,振兴中华”,基本讲的是育人兴国;二是把“实”作为“坚实”“充实”“务实”“真实”理解,则是强调果实的质量,比喻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才能扬我中华。三是把“扬华”理解为“光辉”、“光彩”,则有“把人才培养好,显露光彩”之义。

12月13日,同学们在教室现场观看了在南京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80年前的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对我同胞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留下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所以,同学们对我校校友茅以升修桥与炸桥的故事特别感兴趣。讲解员说:1934年茅以升主持建设杭州钱塘江大桥,该桥是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大型现代工业项目。在建桥过程中,茅以升克服了80多个重大难题,工程人员仅用两年半时间,就在急流汹涌的钱塘江上建起了这座长1453米、高71米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大桥。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在国家危难时刻建成通车,11月8日,上海失守,杭、嘉、湖等地的难民越来越多地涌入杭州,形势危急。11月17日,钱塘江大桥公路面开通,仅这一天有10多万难民从桥上逃难而去,逃难一直延续到12月23日下午5点多大桥被炸毁为止。据统计,在开通的短短89天时间里,就有数以百万计的生命通过钱塘江大桥而得救。然而,逃难的人群里没人会想到,在这一座救命的大桥下面,此时此刻已埋好1040公斤随时可以起爆的炸药。1937年12月23日下午5点多,远处已经见到日军骑兵烟尘,大桥禁止通行,一声巨响,大桥被炸断,当晚,茅以升在书桌前写下了8个大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炸毁大桥对阻滞日军南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日军曾对大桥寄予很高的期望,通过它可以直抵战争后方。因此他们决定马上修复大桥,但日本人花了整整7年,才于1944年将大桥勉强修通,而此时距他们战败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时光飞逝,两个多小时参观结束。班主任崔琳老师说:“通过今天的校史专题实践学习,同学们不仅了解学校121年的发展历程,还对学校爱国爱校精神有深入而生动的认识,是一讲形象的思想品德课。”张光楷同学说:“对于校友茅以升修桥与炸桥的故事印象最深刻,因为茅以升修的桥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附1:校史馆简介

校史馆于2012年开始筹建,前期主要完成了空间概念设计、钢结构平台改造等工作。作为学校120周年校庆的重点项目,于2015年1月正式启动,在学校的重视、支持和关心下,先后完成了消防改造验收、装修改造和布展工程施工。即将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校史馆,共有2层,其中一层面积3000余平米,二层面积1200余平米,一层为校史馆主展区,二层为临展区域。

附2:校史馆功能定位

校史馆是学校发展历程的高度浓缩,是学校历史风貌的生动再现,是学校文化传统的集中展示,西南交通大学校史馆的建设落成将具有四个方面的功能定位。

对于师生而言,“竢实扬华”耳熟能详,“双严”传统稔熟于心,学校精神与文化传统是校史馆的灵魂所在,其寓教于展的特殊的教育性决定校史馆将成为广大师生的爱国爱校教育基地。

对于校友而言,校史馆是学校空间化展陈的编年史,这部特殊的编年史是30余万校友在交大历史上的点滴汇聚而成,其特殊的参与性决定校史馆将成为校友寻根溯源、探寻韶华岁月的精神家园。

对于学校而言,校史馆渐进式展示学校厚重的办学历史,是学校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物化载体,同时位于学校人文中轴线上的校史馆也将成为学校文化活动、文化交流、文化服务的平台,其特殊的文化性决定校史馆将成为学校的文化地标。

对于社会而言,校史馆是学校展示历史传承、彰显办学成就、突出发展特色的实体化传播平台,其特殊的传播性决定校史馆将成为学面向社会的宣传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