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子弟小学开展了一场以“科学用网,助力学习”为主题的教育课堂,旨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用网观念,充分发挥网络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网络素养。

课堂中,老师以数据为引入,指出我国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9.5小时,这引发了学生对科学用网重要性的思考。通过案例分析与互动提问,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对网络的认知,并认识到网络既是信息传输和共享的虚拟平台,也可能因不合理使用导致时间浪费甚至迷失方向。
在课堂的重点环节,老师通过“情境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网络的双面性,并结合肖某和小孙的案例,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网络提升学习效率。比如,老师展示了一些常用的学习平台及其功能,如通过搜索引擎获取学习资源、利用线上课程巩固知识、以及通过专业软件完成学术研究。这些内容拓宽了学生们对网络学习用途的认知,也让他们意识到科学用网的重要性。
课堂还特别设置了互动环节。学生们在“线上学习技巧分享”中踊跃发言,交流自己在网络学习中的经验。例如,有学生提到利用网络学习外语,通过软件定期测试自己的水平;还有学生提到用科学平台学习编程技能。这些分享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网络在学习中的巨大潜力。

为了巩固学习成果,老师通过视频总结科学用网的四大原则,包括合理规划上网时间、优先学习相关内容、谨慎选择网络娱乐方式、以及主动规避不良信息。学生们通过随堂练习检验了对这些原则的理解,并表示将在未来积极践行科学用网的理念。
此次活动通过“科学用网,助力学习”的主题课堂,不仅帮助学生认识到网络在学习中的正面作用,也让他们掌握了科学用网的具体方法。这一课堂在子弟小学校赢得了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许多学生表示,将以课堂中学习到的技巧为基础,更合理地使用网络,提升学习效率,并减少网络娱乐对学习的干扰。

本次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更在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健康成长的能力。子弟小学通过本次课堂成功营造了关注网络健康、推动科学学习的良好氛围。
撰稿:西南交通大学大学生心理学会 王晨
相关报道:【四川教育在线】西南交大子弟小学引导学生科学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