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站栏目 >> 教育教学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的角色研究》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18-11-01      点击次数: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的角色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承研单位:西南交大子弟小学

研究人员:梁艳

课题来源:金牛区“十五”规划课题

一、课题的提出

今天,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要求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必须具有科学素养,这包括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解决社会及日常问题的决策,创新能力,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公民的科学素养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存亡。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将使国家更繁荣昌盛、社会生活更丰富多彩。而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他的科学素养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基础科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

2000年起动的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将现行“自然”课更名为“科学”课。反思80年代开始以来的“自然”课教学,着眼于获得一些浅显得自然基础知识,以知识传授为主,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知识。而“科学”教育不仅要超越“知识”,还要超越“过程”和“方法”,强调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在目标上更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但科学素养是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的,尤以其中的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需要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与感悟。教师必须通过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因此,学生的科学学习将以研究活动为核心。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就意味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而在传统的自然教学中,知识传授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将知识像流水一样由高处流向低处,传递给学生。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是居高临下的权威。学生长期在这种“灌输”式教育下,变成接受知识的机器,指挥棒下的奴仆。缺少自主学习意识,缺少创新能力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少对自然科学丰富的情感。这样的师生关系,这样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要求,不适应以探究为核心的活动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角色,转变师生关系,重新确立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才能引领学生真正进入科学探究活动中去。

《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但由于我国科学教学大多鉴于英、美等国的理念,在我国并没有系统的实践经验可供借鉴。课标提出的教师角色只是纲领性的意见,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措施,广大教师只能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在“科学”课试行的两年中,作为科学课推行主导力量的科学教师,在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语言和行为上存在不少问题:

1、表面接受,行动不接受,“穿新鞋,走老路”,把“科学”课又上成”“自然”课。

2、盲目跟风,走形式,追求课堂上的热热闹闹,科学课有形无实。

3、缺乏对科学活动进程的调控能力,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学上瞻前顾后,左右为难。

4、僵化的,命令式的教学语言和行为背离了科学的本质,疏远了与学生的距离。

5、把握不好角色尺度,作为指导者却越俎代庖;作为组织者,却放任自流;作为引领者,却严辞说教。

分析以上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教师对“组织者、引领者、指导者”角色的精髓领悟不够、知其“形”而无其“神”。在实际教学中又没有一种可视化的,可操作性的东西供教师借鉴或仿效,因此造成老师们觉得科学课堂难于驾驽,难教,不好教,甚至有不少教师认为科学课不如自然课。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提出《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的角色研究》期望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在科学探究活动的提出问题,观察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归纳概括,表达交流等环节中教师角色的具体体现,寻找总结教师当好“引领者、组织者、指导者”的方法和途径,化无形的理念为有形的操作,与同行教师们相互学习与借鉴,帮助刚接触科学课的老师们快速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运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经历一个个典型而有意义的活动,从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养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研究工作的设计

(一)课题的含义及界定

1、 科学探究的含义:

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索,质疑和研究。

2、 科学探究活动的含义:

指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3、 课题的界定:

教师以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在组织、调控活动的过程中,保护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与学生合作学习。

(二)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总结出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各环节教师角色的具体体现,教师逐步成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引领者,指导者、组织者和亲密伙伴,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体而言:

1、引领者:精心创设情景,设计有趣的实验,引导学生走近科学,亲身经历探究——发现的过程,从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中激发探究欲望,唤醒自主探究意识,改变学习观念、态度和方法。

2、指导者: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制定研究方案,选择适当的、有价值的探究目标;指导学生参与科学实验,搜集信息,对事实进行归纳概括,表述研究的结果,并为学生活动提供必要的建议。

3、组织者:创设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搭建平台。为活动提供科学的规划,提供有结构的材料;组织科学探究活动各环节的开展;组织个人与小组;小组与全班以及师生之间交流与分享;组织小组合作。

4、亲密的伙伴:通过启发性、鼓励性的教学语言和具有亲和力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是学生探究活动中的一员。

(三)研究的内容

1、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引领者角色的具体实施方法

2、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有效的组织方法和途径

3、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各环节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方法

4、对学生具有启发性、亲和力、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能动性的教学语言和教学行为

5、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分年段指导学生做好研究记录的方法

6、适合大班额教学,促进全体参与,关注学生科学素养养成与发展的教学评价。

(四)研究的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行动研究为主,辅以调查研究法,文献法和经验总结法。

(五)研究的对象

2006届一班学生共55人

(六)预期成果

1、教师成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引领者、指导者、组织者和亲密伙伴,能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唤醒自主探究意识,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2、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技能,转变学习观念,态度和方法。成果展示:论文、资料集、案例、课堂教学展示。

三、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2.9~2003.4)

1、进行新型师生关系下的科学探究活动研究教学,收集教研究员和外校科学教师的意见,转变观念,积累经验。

2、研究教师组织学生探究活动,促进小组合作的方法

3、制定学生科学探究活动评价表,收集学生活动信息

4、学习《科学课程标准》和相关科学教育教学理论,收集有关资料

5、确定研究对象和实验成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立项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完成课题阶段性成果(2003.5~2005.7)

1、将课题细化,在选定年级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教学,实施课题研究

2、在区内开展研究课教学,交流经验,反馈信息,调整教学和研究

3、课题研究逐步进展,做好各项资料、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评价阶段,撰写研究报告(2005.9~2006.4)

1、总结工作,撰写工作及研究报告

2、汇编研究成果集

3、申请召开结题报告会,进行研究成果鉴定

四、研究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及相关科学教学理论,进行理论储备,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素质。

①学习《新科学课程标准》及《标准解读》明确当前科学课改方向,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综合发展,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典型而有意义的科学活动。认识了科学素养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重要性,理解科学教育的真正意义。

②认真学习《小学科学教学心理学》,掌握学生科学学习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过程,为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科学学习进行合理而有效的指导提供了依据。

③学习《课程改革与教育科研》,了解教育科研如何有效促进课程改革。认识研究过程中研究目标的确立,研究内容的把握,研究实施的处理,研究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为本课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④学习《科学教学指南》掌握科学教学的一般方法,提高科学教学的指导能力和组织能国。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研究在科学探究活动各环节中的教师角色表现。

3、剖析成功案例,分析课堂中教师新的角色行为,提炼与概括教师角色的具体表现。

4、有计划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研究课,听取意见和建议,与教研员和科学教师共同研讨。

5、定期收集学生学习反馈信息,作为教学和研究依据。

6、重视经验总结与反思,归纳提炼、形成研究成果。

五、研究的成果

(一)科学课堂效益和学生的科学素养明显提高

1、提高了科学课堂教学效益

学生具备了自我学习的方法和能力,通过自主探究构建新知,发展能力,获得诸如:成功,合作、证实与证伪,质疑、珍爱生命等等方面的情感体验,能很好地达成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技能,科学情感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2、增强了学习科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大多与学生的生活相接近,破除了科学的神秘感与深奥感。他们通过出乎意料的小实验感受科学的神奇:通过对科学与社会、与技术的探讨感受科学的魅力;通过了解法布尔、珍妮等科学家研究动物的故事感受科学

、生命的和谐……。他们乐于用课堂中的方法观察研究身边的科学。例如:当看到新奇的事物时会驻足多观察几分钟,尝试分析观察到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推测,用查阅资料、询问、观察等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爱护研究对象,尊重事实。他们不再盲目依赖于向成人寻求答案,而更自觉地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处理问题。

3、科学知识更加丰富

探究活动的开展是需要一定的知识,经验储备作为基础的,随着活动的深入,知识的外延不断扩展,涉及更多的相关知识。孩子们运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去获取需要的信息,在反复的分析思考中将知识融会贯通,应用于实际,对他们来说,科学是活的,不是条条款款和枯燥的概念;科学是更加丰富的,不仅限于书本,只要需要,就可以想办法获得。

4、科学探究能力逐步增强

①发展了观察能力

科学探究始于观察,随着各年段观察序列要求提高,学生逐渐由表面的,空泛的,脱离主题兴之所至的观察过渡到更全面更细致准确的观察。他们能根据需要选用工具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有序观察,能制定计划,控制一些条件,排除干扰因素进行持久观察;能捕捉物质特征和变化;能想出一些观察方法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能把定性观察与定量观察结合起来。他们会更留心身边的事物,随机观察。

②提高了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生善于在观察中发现,提出本质的、典型的问题,从中筛选出适合研究,有条件研究、较有价值的问题,并就某一问题展开专项研究。

③提高了作科学记录的能力。学生能恰当分辨记录与作文的区别,不再在记录上使用花哨的形容词,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而用简炼清晰,更接近事实的文字叙述,能画示意图、统计图、表格,能根据需要选择恰当、适用、便捷的记录方法。

④提高了探究实验能力

?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如酒精灯、测力计、温度计、显微镜的使用,过滤、搅拌、 解剖等操作方法。

?善于寻找生活材料替代实验室器材

?能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相互的交流,评判、补充、完善、修正方案。而且通过不断的研讨质疑,学生现在设计的实验方案更易于操作,不再是天马行空,可望而不可及的“理论”方案。

?能将设计与技术结合起来。在实施方案时能综合考虑选材、成本、适用性、实验(制作)步骤、制作技巧等因素,使设计更接近实际,制作技巧也日趋成熟。

⑤发展了批判性思维

学生能批判性地选择、接纳各种意见和建议。能对自己和他人的问题进行反思,做出合理的评价。能大胆向教师提出建议,做出公正评价。

⑥增强了搜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

面对自然百科全书和网上大量而且近乎专业的信息,学生能有目的,有重点地筛选信息。不认识的字注音,不懂的词查字典或询问。并把信息通读,内化后整理、归类或画出示意图、流程图或标出顺序或没立标题,形成能向他人交流的信息文库。

⑦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长期教学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逐步形成了科学的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当遇到问题会自觉地采用这些方法:首先根据经验尝试解释或作出预测,再将种种可能分类归纳,设计相应的实验分层分类研究。在实验中采集信息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找出规律,证实或证伪。

⑧增强了表达与交流能力

学生的表述语言更准确、精炼、流畅、切中要点、逻辑性强。在交流互动时学生更积极、踊跃。不但表述本组意见,还带比较性地说明本组与其它组的差异,优劣互补。

5、丰富了科学情感

①在科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感受到了生命之贵;发现之趣;成功之傲;科学之实;实验之妙。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怀,构建起健康,积极的科学精神。

②形成了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的本质是真实。学生能严格要求自己真实观察、记录真实、描述真实、数据真实,形成“重实证”的课堂舆论氛围,不任意地编造、填补、修改数据,从而形成在尽量公平、真实的情境中采集数据的习惯。

③学会了用辨证的眼光看待科学

有些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们的问世有利弊,有优有劣。通过辨论活动学生们明白了从良、善方面去学科学、用科学,科学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④更加珍爱生命,注重环保

随着生物与环境等活动的开展,学生逐步懂得生命的坚韧与脆弱,了解了动物、植物、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增强了对小动物的爱心,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心。

⑤增强了协作意识,能自主与他人交流合作

(二)形成了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改变严师,权威的形象,慢慢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消除了学生对教师的敬畏感而将老师看作是一个能为他们提供建议的研究伙伴。他们的意见能够得到教师的尊重和同伴的认可,更多的学生愿意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研究,课堂氛围积极、主动、民主、和谐。师生关系更亲密、亲和力更强。

(三)探索出课堂教学中实践新型教师角色的一些方法与途径

1、实践“引领者”角色的方法与途径

<1>激发与保持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①精心创设情景

生动、贴切、自然的情境可以引起孩子们对探究对象的认同感,予以优先关注,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创设情境:

?设计有趣的实验

孩子们总是容易被新奇有趣的事物所吸引。一个有趣的或出人意料的实验,会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引发探究欲。如:利用“空气占据空间”原理设计的“海底世界”实验;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设计的“小喷泉”和“小口瓶吞大鸡蛋”的实验都能极大地引发学生跃跃欲试的探究冲动。

?抓住孩子们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件

因为发生在身边,有切身的体验,所以也有特别的感悟,容易将自己的经验与探究对象联系起来,产生想知道“为什么”的冲动。如“种子萌发”实验中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幼苗都向教室窗外生长,引发了植物“趋光性”的研究;学生在教室磁砖地面容易打滑引起对“摩察力”的研究。

?讲述一些科学家的故事,使学生了解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他们伟大的成就也缘自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消除学生心中对科学的神秘感、深奥感、竖立自己能进行科学研究的信心。

②赏识激励

带着宽容之心看待学生的探究,哪怕出现了种种问题都不能用“对”或“错”“好”或“坏”评判;带着赞赏之心看待学生的探究,哪怕一点小小的发现都要及时肯定,同时提倡学生也用赞赏之心看待同伴,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善意提出意见。细心呵护学生好奇心,用提示性的语言,帮助其修正错误并使他们能经常体验成功的快乐,就能使学生的探究之火延续下去。

③任务驱动

一般在单元结束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采取任务驱动的形式,调动学生探究兴趣。竞赛机制的引入,驱动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更好地体现小组合作能力。如:设计制作一个能旋转30秒以上的纸陀螺;一分钟摆动60次的单摆;谁能有效减慢冰融化的速度等活动,促使学生自觉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任务,并使整个过程处于积极主动的氛围中。

④良好的活动设计

选取适合小学生探究,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有所发展的典型性活动。活动的结果让孩子们通过努力能够达到。如果超越了他们的能力发展,会打击孩子们的自信心,不利于调动学习热情。

?为低年级学生设计的活动主题简单、具体、范围要小,如观察一种动物或观察某一自然事物及其变化,最好不要涉及太多变量。如:研究物体的沉和浮与哪些因素有关,要比较观察重量,体积两个变量:重量相同时,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体积相等时,重量轻的物体容易浮。这样的活动就不适合三年级学生,容易使他们思维陷入混乱之中,认为科学研究过于繁杂而产生畏惧感。另有一种简化的调查统计活动,如:统计豌豆荚中的豆粒数,只有在较高年级才能真正有意义的完成。

?设计的活动内容不要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太遥远。太空洞、抽象,缺乏实际内容的活动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水的固、液、气三态变化与天气,学生很难将眼前看到的水的凝结与自然界的雾、云联系起来(雾、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大范围、大规模的凝结)这是宏观的推理想象,既使是高年级学生也有一定难度。

?尽量开展一些新奇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的乐趣。如一些科学小制作活动:设计制作鸡蛋保护器;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制作电热切割器等都是很受学生欢迎并乐于参与的活动。

?注意活动安排的灵活性。不一定每一个活动都要从提出问题开始,完整体现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过分机械不变的程序化教学本身就不符合科学创新精神,不利于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如我们可根据具体问题安排辩论活动、调查活动及展示交流活动。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科学课,一开始并不适应科学的自主探究形式。他们有较强的向师性和从众心理,刻意揣摩教师心理,依赖于暗示,针对此情况,教师如何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其能力?通过研究,我总结出以下一些方法:

?首先在教学语言和方法上让学生觉得自己有自主的权力,如:“你们同意吗?”、“你想研究什么?”、“有不同意见吗?”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选择研究专题的自由。

?师生地位互换。当学生上台演示、交流时,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当听众,让学生觉得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是他们中的一分子,也会倾听他们的意见。

?当学生想自主而又无所适从时,教师要及时引导,让孩子们知道自主地干什么、怎样干。教师可以预先估计一下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为他们准备一些带有提示和建议的小卡片,适时发放,提供帮助。

?引领学生学习反思,学习自我评价,促进自主意识的形成。反思可以包括对设计与方法的反思;对结果的反思;对过程的反思;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失败的原因在哪?还可以将前段时间的记录,作业拿出来对照反思,找一找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向,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实践“组织者”角色的方法与途径

<1>促进全体学生参与

教师作为组织者,首要的是要将全班同学都调动起来,参与到活动中去,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层面上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可以采用下列方法促进全体学生参与:

①明确告诉学生活动的规定时间是几分钟,调动起紧张感、强调目的性,避免有些学生因为感觉时间松散而游离于活动之外或者被其他事物所吸引,玩够了再参加活动。

②深入到学生活动中去,巡视并了解活动情况。做得怎么样,做到什么程度,并且注意孩子们的活动是否始终围绕着所关心的科学问题或目标进行。

③善于捕捉活动信息,对孩子们的表现及时反馈评价。

④及时组织交流活动。学生在活动中的发现或问题都急于想说出来让大家知道。教师要根据情况组织小组内和全班的交流活动,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

⑤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以小组为单位促进学生参与。

在活动发散,大班额教学的情况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织管理是最有效的办法.如果每个小组都抱成团,就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效参与到活动中去。

?在小组成员安排上,让活动能力和自控能力都较强的学生与较弱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以优生“帮、带”的形式促进后进生的发展。

?选择责任心,分配协调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帮助教师组织科学探究活动。

?指导小组分工,让每个组员都有机会分担小组工作,增强责任心和参与积极性。如:准备活动所需的材料、实验、观察、记录、汇报、整理材料、值日都有分工并落实到人头,每个组员轮流担任。

?通过评价增强小组凝聚力

小组就是一个小小的科学探究集体。根据活动内容在中年级设立观察、倾听、交流等评价项目,培养学生科学习惯的养成。在高年级主要设立记录、重实证、制定计划、收集信息、尝试解释等评价项目,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

对于因小组分工不明确或互相推委,合作不力而影响活动的小组要引领学生反思原因,为什么实验没做完;为什么记录不完整;与其他组的差距在哪里等等。让学生在自我反思评价中逐渐体验小组合作的优势和重要性。

?开展组内评价活动,通过自评和小组评促进每个学生参与。学期末累积起来的形成性评价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变化,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附:三、四、五、六年级学生科学形成性评价表)

<2>宏观调控科学探究活动

孩子们通过探究获得知识,这一点与真正的研究者非常相像。但他需要老师的问题作为引导和陪伴而不是在只凭“随意”选择的课题框架下学习,因此教师要从宏观上提前规划学生的科学活动;再有科学探究活动一般有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研究、收集整理数据、汇报交流过程,但不是让学生在每一次的科学活动中都要经历每一个过程,而是根据情况有所侧重,科学地规划探究活动的各环节。如活动前问题的提出可以由教师创设,也可由学生自由提问;有的活动要设置预测、猜想环节,引导学生经历证实或证的过程;有的活动则直接根据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计划),经历探究——发现的过程;有的活动着重培养学生注重证据,收纳采集数据的过程;有的活动则需大量阅读资料、文献;有的活动需要实验;有的活动需有观察……。

<3>提供充足的有结构的材料

探究式学习往往需要充足的材料,“材料的种类和组合以及交给孩子们的次序就是材料的结构,它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就称为有结构的材料”。孩子们面对有结构的学具,不需要教师过多组织,就会在学具的引领下自发有序地探究;而面对无结构或结构松散的学具,孩子们往往陷入迷茫之中,产生杂乱无章的问题,教师需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拨乱反正”。因此要顺利组织好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需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

①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如提供一张白纸让学生观察其特点,他们会觉得索然充味,往往容易被其它事物吸引而放弃观察。但将卫生纸、牛皮纸、蜡光纸、油纸等厚薄、柔韧度、吸水性截然不同的纸一起展示出来,寻找它们共同点,则会吸引他们进行认真的比较观察研究。

②材料简单、明晰、最好来源于生活。不要因为学具太多,太复杂,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对材料的研究上去,而忘了原来的研究主题。如:能用嘴吹胀气球就不要用打气筒。

③考虑材料的材质特性,能充分体现研究主题,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不要因为外在因素介入而模糊甚至否定原本正确的概念。如“研究液体热胀冷缩”,若选用塑料小瓶做容器盛装液体,当它们受热时,塑料的膨胀幅度大于液体,液面反而下降,造成液体受热体积收缩的假象,而玻璃小瓶则不存在此问题,它使液体热胀的现象很明显;再如“研究滑轮是否省力”,吊挂重物的线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应非常小,否则拉动滑轮测力时,拉力加上摩擦力大于重物的重力,孩子们会得出使用滑轮费力的结论,这实际是材料选用不当而造成的错误概念。

④分阶段发放材料。为了使学生循序渐近地探究,教师不能把这次活动所需的材料一股脑儿都发放给学生,这样会引起学生思维混乱,发生与学习无关的行为。如“研究水的浮力”,先要感受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再研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若将第二阶段的材料:橡皮泥,弹簧测力计等提前发放,学生会将注意力都集中在测力计上而又不知道它有什么用。再如:分别研究电池、灯泡的串、并联。如果把两个电池、两个灯泡一齐提供给学生,学生将不能正确区分电池串、并联与灯泡串、并联对电路中灯泡亮与暗的影响。

⑤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例如“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的经验是拍、敲、打、撞、摩擦能产生声音,但这不是本质,不是科学家解释: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怎样将撞击与振动产生联系呢,这就需要选择典型的材料帮助学生发现本质,建立概念。如橡筋、音叉、口琴、喇叭、鼓等在发出声音的同时让人明显地感觉到振动,能很快帮助学生建立声音与振动的联系。

3、实践“指导者”角色,在学生探究活动各阶段所采用的指导方法。

<1>指导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往往不能独立地、成功地提出一个有价值的科学问题,要靠充分的亲历活动和教师引导才能成功。针对学生的思维状况和认知发展特点,教师只能渐进地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①指导学生在活动中提问

今天,几乎所有科学教师都形成这样一个理念:大多数的科学问题不应由教师指定、分派给学生,而应由学生自主提出。然而,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知道怎样做才能实现这样的转变。刚开始上课就让学生面对研究材料不着边际地提问,结果往往引来五花八门脱离学生实际体验的问题。经过反复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在经过充分地活动,有了切身的体验之后才能提出合乎实际,有研究内容和价值的问题。如:开展对花的研究,一开始就问学生关于花你想研究什么?学生就会提出诸如“XX花里的汁能不能吃”;“XX花的气味为什么能麻醉人”,“XX花的花瓣可以煮汤喝” 等没有普遍性研究价值的问题。但是,学生在充分比较观察多种花之后再提出的如:“花有什么构造”,“是否所有的花都有雌蕊”,“花里的小细管子是否能为花瓣输送水分”等问题就是符合学生探究能力,有实际研究意义的问题。再如:“电磁铁”的研究,学生经过充分地实验、交流活动,发现各小组的电磁铁磁力大小不一样、南北极位置不一样,才提出研究磁力大小与南北极是否可以改变,用哪些方法改变等有确切研究指向的问题。因此,科学问题只能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活动之中遇到不解和矛盾时才能自己提出来,不应该凭空由教师“逼”出来。

②帮助学生根据他们想表达的意思重新组织问题,对他们存在的分歧进行处理,以便于对问题进行分类。如:指导学生对“地层的形成”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筛选:

1.山是怎么形成的? 谁是最根本最

2.为什么山有条纹? 重要的问题? 还可以合并吗

3.山中的白色是什么? 哪些问题可 1、3、7 1

4.山为什么有凹进去的? 以归在一起? 2、5、6 2 1

5.为什么山的上下条纹有差别? 4 4 4

6.条纹为什么有宽有细?

7.成分是什么? 5

重新排列组合问题1—2— 6

4 7

7个问题合并为2个问题,前面的问题是不是白提了?

问题的归纳合并帮助我们找到主要问题,使问题不至于太分散;而每个小问题又是对大问题的补充,使大问题研究更充实、更深入。

③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问题进行探索。

也就是选择一个考虑到实验器材和资料都可用,现有探究能力和水平都能达到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如果学生想研究多个问题,可以由学生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进行研究,然后再汇总交流,或经过大家表决研究认为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再接着研究后续问题。

④指导学生思考,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否可以研究。如:有些问题提出以后看似可以研究,但实际是一个不确定,不能回答的问题,如:“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这是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听到的一种问题表述,但由于每个人心目中一杯水多少不一样,冷热不一样,这就成了不确定的问题。要使研究能进行下去,必须把它转化成可以研究,可以回答的问题:“60毫升冷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再如:“卵石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题目太大,牵涉方面很多,研究可能会很盲目。指导学生把大问题细化,具体化,分解成许多小问题,帮助我们确立研究方向,找到研究内容。最后学生讨论形成的研究问题如下:

1、河中石头从哪来的?是从山上掉落的吗?

细化 2、为什么河上游石头大而有棱角,河下游石头小而圆滑?

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3、为什么河下游有堆积的河滩?

4、卵石的形成是否与上游水急,下游水缓有关?

⑤科学问题不是越多越好。

如果教师说:“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看谁提出的问题又多又好!”为了追求“多”,追求教师的表扬,学生会为了提问而提问,结果又会出现如前所述脱离实际的、漫无边际的问题。

<2>指导学生重实证

重实证是客观精神,懂得什么是可靠的数据资料。要回答一个问题或对一个问题做出判断,必须要有证据。这个证据必须基于客观事实,而不是凭感觉。科学教学要培养孩子们的证据意识,懂得寻求可靠证据的方法,使他们成为理性的科学探究者而不是感情化的思辩者。

①进行科学家的人格教育。让孩子懂得,科学家是最推崇客观真理的人,为了真理甚至可以奉献自己的生命。

②通过科学史,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领悟重实证的重要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轻的东西先落地,重的东西后落地,鸡毛就比石头下落得慢,这一看法视为权威延续了一千多年,直到被伽俐略的比萨斜塔实验纠正:在重力作用下,所有物体的下落速度一样,只不过鸡毛所受的空气阻力比石头更大。连亚里士多德都犯了观察上的错误,那么尊重事实,亲自动手做一做,验证一下确是非常重要的。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植物的营养是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海尔蒙的实验用数据否定了这一说法。但营养从哪里来,小柳树又是怎样长高、长大的,人们无法为实验结果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于是海尔蒙中止了研究,随意得出是雨水为小树提供养料的结论。直到光合作用的发现,才为海尔蒙实验画上圆满的句号。这个故事提示我们,一个科学理论的产生往往需要多代科学家不断修正错误、发现新问题才能完成。我们不能随意为问题做出一个解释,而要沿着产生的新问题继续探寻下去。

③通过反思体验重实证的重要性。

有两个课例:

《研究60ML冷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12个组的实验结果都不一样,最多和最少的相差8勺。为什么差别这么大?要引导学生反思:实验方法和操作有没有问题;自己的实验结果是否让人可以信赖;在操作过程有哪些因素可能引起误差?通过分析,学生找到许多原因,其中就说到自己对待实验的态度不严谨,如没有等食盐完全溶解又加进另一勺盐;粘在杯外的盐粒影响观察,以为杯内的盐没溶解完就不再加盐了。更严重的是有些组受到别组的影响,修改或抄袭别人的结果。孩子们一致认为,这一次的数据不真实,必须重做实验,操作方法和步骤务必严谨,努力做到公正,真实可信。

《测量一杯热水连续下降的温度》在2分钟的时间间隔里,各组的测量结果也不一致。通过反思,孩子们认为下列原因影响数据的真实性:当教师提示开始测量时,有些小组没准备好,部分数据是靠猜测补上的;有些小组将温度计拿出来读数,没测到真实水温;还有些小组频繁将温度计拿出水面,造成温度变化不连贯。因此也必须重做实验,采集到可靠数据才能以此分析热水水温下降的规律。

在课堂教学中,碰到类似的情况,教师不能以你们的数据不对,而一笔带过,这是指导学生重实证的最佳时机。由反思而内化,学生会正确面对自己不求实证的态度而自觉修正。

④指出学生常见的违背实证的行为

?道听途说,把推理的或别人说的东西当成事实

?感情用事,容易用浪漫的思辨代替对客观事实的观察和分析

?强辞夺理,当说不清楚时为自己“诡辩”

?任意扩大延伸证据所能支持的范围,如观察到水、牛奶、食用油、酒精等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就说明所有物体都是如此。而实际水在4℃以下表现出热缩冷胀。

?炫耀理论的高深而忽略资料的真实。

⑤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照前述不尊重事实的行为,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时能以事实为根据,用事实说话。

<3>指导学生观察、实验

①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客观可靠的数据资料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a.在自然状态,不干扰,不影响观察对象的情况下观察。如对小动物及其栖息地的观察,只有在其正常生活状态下才能获得第一真实的观察资料。

b.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以保证获得观察对象的全面资料。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内到外观察。

?正确使用观察测量工具。如显微镜、测力计、软尺、温度计、量筒等,否则,即使采用了正确的观察方法,也会由于测量的不准确而导致观察结果不真实。

?排除其他因素对观察的影响。如显微镜镜头不干净会把灰尘粒当成看到的细胞核;对“公平实验”,要严格控制相同条件,否则你不知道究竟哪个条件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严格遵循定时定点观察。如观测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分半小时、1小时、2小时三个时段在同一地点观察同一物体的影子。再如:观测热水温度下降规律,从95℃以上高温开始,每隔2分钟读一次水温,如果不严格遵守观察时限,就不能探寻其真实变化规律。

②指导学生挖掘更多的观察内容和观察方法,以便有目的、有计划对观察对象进行全面观察。如:观察大树之前讨论:想观察大树的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怎样观察?汇集全班讨论结果就能形成对大树由部分到整体的全面观察。

③训练孩子们观察的准确、细致。如:“观察蚂蚁”,画出身体结构图:身体分几节;长几只足;长在什么部位。如果观察结果不一致,再重复观察。

④使学生了解观察有时会产生错觉,如:光在水中的折射现象让人感觉插入水中的筷子折断了。最好将使用感觉器官的直接观察与借助于仪器的间接观察结合起来。如:比较大小、形状不同的瓶子里装的水的多少,就不能只凭眼睛看,而要借助于量筒观察。

⑤对中、低年级的学生,要求多观察,少解释,着重通过观察寻找证据。

<4>指导学生做科学记录

①指导学生做科学记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经常提醒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上,不要把很多推测的或书本上看来的东西当成观察事实而记录下来。不要在记录中加入自己的情感和主观判断,也不要急于把结论写在记录上。

②提高记录速度。科学记录一是文字描述;二是定量描述。文字记录要简明厄要,用关键字记录;有选择地记录重大发现,不写多余的话和重复出现的话;数据记录要分层分类,一目了然,便于从中寻找规律,一般不用文字描述数据。根据又快又好又真实的原则,将图、文、表格、符号结合起来记录。

③做好科学记录的基础训练

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科学课,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好科学记录。一开始要花大力气培养学生作记录的能力,再逐渐放手让学生自主记录。

?首先要使学生明白科学记录与日记、作文的区别。低年级学生的探究是很浪漫的,常用写作文的手法做记录,用拟人化的语言描述自然事物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喜欢使用优美、华丽的词汇。但科学记录是记录探究对象“是什么”的问题,语言叙述平淡,没有联想,没有比喻、拟人,只看你是否记录到真实情况。

?经常开展记录表的观察评比活动。将每个组的记录贴于黑板,每个同学轮流观摩,然后进行评比并说出理由:优点是什么?不足在哪里?有什么建议?这样不但能增强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还能使孩子们在相互促进中提高做科学记录的水平。

?教师及时展示各组科学记录,每份记录都要点评,使学生逐步掌握做科学记录的方法。

?在记录表中开辟专栏记录小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情况,要求每个组员都轮流做记录,让每个学生都有煅炼的机会。

<5>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

学生们作为科学活动的主角构建他们的知识,但不是所有知识的获取都必须经过亲身经历,查阅文献也应该是学生探究活动的补充。学生可通过图书馆、词典、百科全书、因特网等途径查阅资料,对直接观察进行补充或为实验结果提供已有知识的参考。那么,教师将如何对其进行指导呢?

①指导学生学会使用百科全书的索引或一本书的目标。

②指导学生了解图书馆的组织结构以便能找到易懂且有意义的书。

③指导学生读懂资料中的文字、插图、图表、特别是统计图、折线图、柱形图。

④能够利用搜索引擎提出有效地查询要求快速查找到相关信息。

⑤学会鉴别和验证信息来源,道听途说或不经正规审稿程序出版的图书,报刊杂志,音像制品中的信息都不可靠,不能作为证据资料使用。

⑥学会筛选信息。太生僻、太专业、涉及很多专业术语的资料不采集;太抽象、太难懂的资料不采集,最好采集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资料信息。

<6>指导学生整理分析资料(数据)

①指导学生尊重数据,保留原始数据,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要在原始记录的基础上整理资料,从而有利于发现其中的规律。

②整理资料时,要将搜集到的信息资料通读理解而不能全文照搬。不认识的字注音,不懂的词查词典。在理解的基础上将资料重新排序或注上标题或画出示意图、流程图以便能展示给大家,让他人也能读懂。

③在深入观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信息分类。对于认识一个新的事物,我们查阅到信息往往是杂乱无章的,找不出因果和关联。分类往往是有效认识的开端。孩子们可以制定恰当的分类标准,将信息归类并用于分析。

④在分析数据时逻辑要严密,前后说法要一致,资料与结论之间存有内在联系,应特别关注资料所能应用的范围,得出结论不能以偏盖全,要谨慎对待结论。

<7>指导学生讨论与交流

孩子们在科学课上的发现常常会出现老师们意想不到的矛盾结果。矛盾的结果正是反映出孩子们的问题所在,正是进行集体讨论,增进科学概念和过程的理解,有的放矢进行教学的良好契机。

①讨论要在充分的观察活动之后.一个人的观察往往有限,通过交流可以分享彼此的观察,互相弥补经验上的不足,达到重复观察的效果.孩子们的话也主要在活动的研讨会中表达,是集体思想的精华。

②指导学生的讨论要围绕主题进行,不要各说各的,彼此之间毫不相干,这样的讨论毫无价值。注意倾听同学的意见,相同意见不再重复,不同意见寻找合适机会表达。不要打断别人发言也不要岔开话题。

③对学生汇报冗长,抓不住重点的情况进行指导。

?组内讨论、组织恰当的汇报语言和汇报方式。

?选取1—2条认为最重大的发现汇报

?注意倾听,说说与别组不一样的方法。

?对每组汇报进行点评,说一条优点,说一条不足。

?每个同学轮流代表小组发言,使全体学生都有交流表达的机会。

④指导学生与人交流的技巧:态度诚恳、友善,正面直截了当表达意见;不要强迫别人认同自己的看法,努力做到以理服人;不要为了提意见而刻意“挑刺”,只对事件本身作评价,不谩骂、讥笑、讽刺同学。

⑤教师要一直组织、调控讨论的全过程,主要是控制讨论的方向及引导学生用实证的态度参与讨论,说话做事要以事实为根据。讨论要在安静、理性的氛围中进行。不要开成“攻击会”、“茶话会”;及时评价、反馈讨论信息。最好通过讨论能够相对一致的意见,否则讨论结束之后,学生对什么是可靠的观察或证据仍不清楚,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获得了可靠信息。

⑥通过科学家的故事告诉学生与人交流的技巧和及时获得信息的重要性:遗传学先驱孟德尔的成果之所以不能在当时的科学界得到及时的承认,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神父的职业,使他与其他科学家交往的机会很少,再加上他的研究论文的数学表达形式,不利于与当时很少懂得数学的同行交流,以致遗传学理论推迟35了年才被重新认识。

总之,教师通过对以上引领方法、组织方法、指导方法的研究希望能够使学生兴高采烈地步入科学殿堂,饶有兴致地进行科学探究,习得科学知识、过程和方法,逐步形成对事实的尊重,对观察的依赖,对结论的谨慎,对错误的勇于修正等科学素养,成为21世纪科学理性的公民。

(四)切实转变教师角色

1、通过课题的研究、实施、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引领者、组织者、指导者。

2、教学语言转变

①使用体现民主、平等、关注学生学习需求与体验的语言,如:

告诉老师—告诉大家,与大家说说

他说得对吗?—你们同意吗?有没有不同意见?

实验这样做——让我们一起来研究

你知道哪些事?还有什么问题?

你想研究什么?打算怎样研究?

谁还愿意说出你的发现?

②减少科学课上的非科学语言

?用词准确,不要因为面对的是小学生而使儿童化的生动的语言。

不要把昆虫都叫做“虫”,水蒸气叫做“烟”,液体叫做“水”等,注意使用科学用语;当数据资料不充分时要使用“可能”“大致”这样的词;当实验结果有人不认同时要说明具体条件,如“今天的实验情况……”“根据××的实验看来……”;不要附和学生儿童化,拟人化的语言,给学生竖立严谨的榜样。

③用科学的语言评价学生,不带感情色彩。如“有道理”“好主意”“想法不错”,不能用“你真棒”“你真行”等语言对学生人格进行表扬,表扬应针对具体事件而不是对人。

④掌握好讲话的时机,在课堂中少讲话、多听、多看,在指导学生总结时要用孩子的话而不是教师的话;在指导学生交流讨论时多问“证据呢”“有什么根据”少问“为什么”

3、教学行为转变

①尊重学生的观察与解释

培养孩子们勤于观察的习惯,即使孩子们的认识不够全面,但只要是通过正确的观察所获得的认识都应该认为是正确的,不能让学生去死记一个没有经过观察的现成知识。对孩子们观察数据的解释要认真、谨慎,不能有脱离孩子们的数据,教师直接给出标准答案的做法。

②正确对待孩子们的错误。对纪律上、规则上的错误毫不留情,及时批评教育;对常识性的错误立刻纠正;对暂时没办法进行观察或实验的概念性错误;先不急于纠正,埋下伏笔,指引以后研究;对行为礼貌上的错误,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情况下提出善意的批评、帮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

③尊重学生的看法和意见,不能粗暴地干涉学生的想法,打击其积极性,可以对错误意见不加肯定,而仅采纳正确的意见;或在板书时不写所有人的意见,而只写符合逻辑的;或记录全部意见,再引导大家讨论将错误的删除。总之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促使其积极思考。

④以亲和的态度对待孩子,经常换位思考,说话做事尽量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让学生感觉教师是关心、理解、信任自己的,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课堂更宽容、民主。

⑤深入到学生的科学活动中,面对不懂的问题,敢于承认并更尽可能创造条件与学生一起研究,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一员。

⑥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详见论文《把握学生心理、实施有效评价》)

(五)提高了教师教育科研水平,增强了教育教学能力

<1>教师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探索、尝试,发现新问题、研究改进措施,不断总结经验和教学得失,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同时通过阅读大量的科研、理论书籍并用以指导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理论文化素质均得到提高,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附: 教师交流获奖情况一览表

阶 段 时 间 项 目 发表交流获奖情况

段 2000.12 《水的浮力》 片区赛课一等奖

区教案评比一等奖

2001.7 《磁铁的性质》 区赛课二等奖

2001.6 《小狗滑冰》 成都市自制教具评比三等奖

2001.12 《小白鹅找家》 金牛区自制教具评比二等奖

2001.12 《电磁铁》 区级示范课

成都市科学活动方案设计二等奖

2002.11 《比较水的多少》 金牛区课改阶段成果评选一等奖

区级研究课

段 2003.6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教师角色浅议》 全国小学科学教育论文评比三等奖

2003.11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学校教师会上交流

2004.1 《蜗牛》 区级研究课

2005.1 《科学(三年级)学生形成性评价实施初探》 全国小学科学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

2005.5 《热胀冷缩》 成都市教学方案设计二等奖

2005.5 《食品包装上的信息》 区级研究课

2005.5 四年级教材分析讲座 金牛区教培中心

段 2005.9 五年级教材分析讲座 金牛区教培中心

2005.12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教学实录与评析 全国小学科学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

2006.1 《把握学生心理,实施有效评价》 四川省科学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

2006.2 《保护鸡蛋》 金牛区小学科学青年教师赛课(预赛)一等奖

金牛区小学科学设计大赛一等奖

2006.4 《杠杆》 金牛区小学科学青年教师赛课(决赛)一等奖

<2>将课题研究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1、用于科学活动设计

将研究的全新理念指导教学设计,在活动的组织安排及各种环节的指导上体现新型教师角色,使活动的开展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及心理需求。根据研究成果设计的活动方案《食品包装上的信息》获全国一等奖;《热胀冷缩》获成都市二等奖(其它详见教师获奖—览表)

2、用于听课、评课

对科学课的评价,我们不是看学生活动有多热闹,关键看教师在活动有否体现组织者、指导者角色,用什么方法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用什么方法引领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带着这样的理念听课,能使教师领悟到更深层的东西,对自己教学提高帮助很大。同时,我以此理念指导所上的展示课,也获得同行们高度评价。

3、广泛用于日常课堂教学

本课题是在大班额,周课时量超过18节的背景下,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实施研究的,因此研究成果带有普遍意义,实践性、可操作性很强。不需要占用课外时间,也不需要刻意举行大型活动,拿过来就可直接用于课堂教学,对广大一线科学教师有直接借鉴、帮助作用。

六、问题与思考

1、小组有效合作是顺利开展科学活动的保证,但不是每个小组都能有效合作。有些小组会经常出现矛盾,互相理怨,有些组员不愿承担小组分配的任务甚至游离于小组之外,教师每节课均须花一些时间处理这类问题,用什么方法能促进全体小组自觉的有效合作还有待研究。

2、对学生的评价未作专门研究。本课题研究只涉及部分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均未涉及,还有待思考。

3、对学生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的指导还未做深入研究。

七、体会与感悟

自从课题立项以来,实实在在给了自己很多压力。三年多的时光都在萦绕着课题思考、探索。无论是自己看书学习、备课上课,还是交流讲座、观摩优质课,都往课题上靠,往课题上想。可以说是心中悬着一块石头,一刻不放松。回想三年多的研究过程,虽然很辛苦,却收获很多:

1、课题研究促使自己读了许多书,内容涉及科学教学的方方面面。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理论层次也上了一个等级;对教材结构把握得更准确,教育教学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2、自己原来就已经探索出较新颖的教法、学法,也有一些教师们认可的小成果,只是疏于整理。进行课题研究后,促使自己不但把己有经验梳理、提炼,还将学习来的经验整理、归纳|,进行教学实践,再修正、完善,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

3、深切感到一线教师需要进行课题研究。不是为课题而立课题,而是通过选题恰当的课题研究锻炼、提升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当课题研究进行到一定程度,你会突然发现自己的眼界拓宽了,看问题深刻了,思考问题有一定深度了,教学起来也游刃有余了。

4、体验到本课题的两个特点:

①理论角度不是很高,但是对实际行动与方法的研究。对一线教师的帮助最大,实用性、可推广性强。其实通识性的理论大家都知道,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其精髓并名副其实的实施下去。就是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的问题。

②将自己的成果与他人的经验经过整理、归纳、内化后有机结合。将杂乱的想法和点滴的领悟梳理成一个“实践教师角色”的明晰框架和完整思路,使教师上课不再为找不到合适的方法而盲目。哪怕用于听课、评课、指导课,都觉得自己站得高,看得远,剖析透彻。

课题研究是一个自我加压、自我修炼的过程。非常辛苦,但苦中有得。当看到自己的长足进步时,真的感觉课题没白做。

主要参考文献: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科学

(3~6年级)课程标准研制组

《新课程教学安例荟萃(科学三年级)》 群言出片社 郭东岐

《科学教育心理学》 北京出版社 林崇德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

《小学科学教育案例精选》 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

《小学科学教学活动指南》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常利梅

《科学究竟是什么》 教育科学出版社 张红霞

《科学课杂志》04~05年版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