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7日下午,西南交通大学子弟小学承担了金牛区小学语文五年级规培暨课题阶段成果汇报活动。金牛区教培中心吴宏燕老师、科研室白钟玲老师、交大子弟小学王利琨副校长、金牛区五年级语文老师和全体课题组成员参加此次活动。
西南交通大学子弟小学刘桂香老师执教“尊严”这一单元的单元导读课,以文本中的人物面对“尊严”时“放弃什么?选择什么?”这一主线进行教学。学生在浏览课文《囚歌》《晏子使楚》《为了他的尊严》后,小组合作完成导读任务单,通过读不同文本学生懂得了如何获取“尊严”,并对“尊严”有了深入的理解。刘桂香老师对三篇主题课文进行整合给我们呈现了一堂新颖的“单元导读课”,实现了导趣、导读、导学。


西南交通大学子弟小学肖芳伟老师就“基于儿童视角的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研究”的阶段成果做了汇报。分享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困难与所有成员共同解决问题、不断探索的过程,并结合具体篇目的文本分析和课堂教学为老师们呈现了目前课题所取得的成果。介绍了“单元导读课”的概念和基本模式、目的及意义。“单元导读课”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教师的“灌”为“导”,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为“面”的把握,形成知识的体系,提升了阅读面。

汇报交流结束后,金牛区教培中心吴宏燕老师对刘桂香老师的课和肖芳伟老师的汇报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向在座的老师提出了观课思考:1、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的结合;2、高段语文阅读中的识字写字你放在哪个环节;3、文本解读与教学主线的选择。在座老师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交流分享后留下的是更多的思考与探索。

科研室白钟玲老师为语文教学及课题研究提供了宝贵建议。白钟玲老师首先为大家阐释了什么是科研。重点讲述了什么是“职业人生、事业人生、专业人生”。如何把握初步感知的手段。教学与科研要有整合的意识、整体的教学行为;整体感知与初步感知要相结合。在进行教学与科研时要注重教学模式本土化的过程,要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再学习再研究。提出了课题的思考。形式承载着内容,内容承载着思想。教学与科研的过程是在不断地回顾、提炼、提升。并向在座的老师寄予了希望:要多角度思考,专业写作+专业阅读+专业团队=专业人生!

此次规培暨课题阶段成果汇报活动教研及科研相结合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展现了不一样的语文课堂,让在座的老师受益匪浅,也为语文教学及研究指明了新思路。
